中印科技合作項目“TMT拼接子鏡系統”研制通過驗收
4月12日,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TMT拼接子鏡系統研制中印科技合作”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驗收會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委托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組織。
中國和印度均為三十米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國際天文臺(TIO)的合作伙伴國,雙方將各自承擔86面TMT拼接子鏡的研發任務。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共和國科技合作聯委會第六次會議紀要”闡述了兩國將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領域加強合作的意愿,并特別指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作為實施單位,重點開展TMT主鏡研制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國家天文臺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針對巨型光學望遠鏡拼接子鏡提出了批量化磨制離軸非球面新方法,可顯著縮短研制周期、減低造價。在本項目合作中,南京天光所取得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探索了光學加工90面對角直徑為1.44米的六角形非球面拼接子鏡的工藝,掌握了TMT子鏡復雜外形加工的關鍵技術。印方與美方合作,經多次實驗后研發出一套通過TMT檢測的子鏡支撐系統,于2017年6月運來中國。此后在南京完成了一套子鏡單元的集成測試,驗證了復雜支撐與離軸光學鏡面使用裝配工作站精密裝配工藝。印方所提供的子鏡支撐系統,是印度與美國TMT總部,通過多年工程實踐和精心仿真、測試優化獲得的,在南京完成裝配測試,是中印合作共同完成TMT工程任務的必要技術接口。
TMT的主鏡系統,將有492面六角形子鏡,通過主動光學技術拼接而成,為了達到光學共面精度,其復雜的工藝和巨大的工程體量,分別由美國、日本、中國和印度分工協作完成。在TMT工程建設大框架下開展中印合作,是國際天文大科學工程建設分工協作的具體體現。
(信息來源:國家天文臺網站)
鋁制代子鏡與印產支撐系統拼裝在一起